(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重慶8月25日電 題:記者手記:從智博會感知企業創新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金濤、何宗渝
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24日在重慶閉幕。從2018年開始,記者連續采訪報道智博會,每年都能從展會中發現新變化,尤其同一參展商的參展項目、產品和服務升級迭代速度越來越快,能讓人感知企業的創新發展變化。
硬核科技,永遠是企業追求的創新目標。在重慶市泰碩工業有限公司展臺,一條模擬生產線上的兩臺機器人在不停地工作。參展人員告訴記者,這是筆記本電腦組裝柔性生產線,平均27秒就能組裝一臺筆記本電腦,日產能可達1300臺。“這是我們最新設計研發的生產線,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在今年智博會上,不少平臺企業也展示了最新的硬核科技產品。在騰訊展臺中央,4臺高速攝像機從不同角度“無死角”拍攝四塊電池,電池的相關缺陷能夠實時在上方的屏幕顯示出來,相關數據則及時傳到后臺進行處理——這是一臺消費電池AI質檢儀。據介紹,它是嵌入算法能力的工業質檢一體機,僅需幾秒就能完成對目標零件的采圖、分析、分類工作,質檢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在多臺設備持續滿載生產的情況下每年可節省人力成本數千萬元。
和往年相比,科大訊飛的主打產品錄音筆雖然沒有升級迭代,但今年展出的智能翻譯本已升級到4.0版本,可翻譯83種語言,更適于個人使用且價格更低了;推出的新型智能辦公本,也更加小巧輕盈。
除了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眾多企業還展示了應用場景創新。在阿里巴巴展臺,觀眾戴上VR設備,就可以“親身”經歷多個反詐場景。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忽米網去年展示了宗申集團生產線實時映射系統,今年又推出了深圳康佳影視廠905線實時映射系統,實現了數字孿生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
脫胎于汽車行業的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國家級“雙跨”互聯網平臺,去年這家企業在智博會上主要展出的是汽車供應鏈協同系統,今年則拓展至電解鋁行業,推出了碳排放監控系統,可在幫助用戶“減碳”的同時,優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此外,越來越多的專精特新企業也在智博會上嶄露頭角。重慶精耕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去年參展時,公司員工只有80人,展出的是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車間項目;今年參展時,公司員工規模已經翻倍,展出的五金工業互聯網項目已服務200多家五金企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