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歷大幅回撤后,投資人大多會產生“損失厭惡心理”,急于獲利了結。但對于風格不漂移、符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投資人不妨多些耐心,長期持有勝率更高。
當基金“解套”并開始賺錢的時候,基民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資料圖】
“7月初基金總算回本了,但現在更糾結——不贖回怕再次套牢,贖回后又怕錯過反彈。”95后的基民李曉(化名)看著剛剛“翻紅”的基金犯難了。
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獲悉,5月以來,市場強勢反彈,曾陷入浮虧的基金陸續回本,部分產品實現了正收益。但進入7月市場波動加大,讓本就站在“1元凈值”路口的基民們,為是否贖回而糾結不已。
基金業存在著“1.05贖回現象”,即每當市場從底部強勢反彈后,基民會在基金剛剛回本或小幅獲利的情況下選擇贖回。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歷大幅回撤后,投資人大多會產生“損失厭惡心理”,急于獲利了結。但對于風格不漂移、符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投資人不妨多些耐心,長期持有勝率更高。
回本的煩惱:贖回還是持有?
5月以來市場強勢反彈,基金業績顯著“回血”。第三方平臺最新數據顯示,4月底,有業績記錄的13915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中,有6430只產品凈值低于1元。到了6月底,有業績記錄的12893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中,凈值低于1元的產品只有3928只,逾2000只產品的凈值回到了1元以上。
不過,面對基金業績的快速提振,很多投資人犯了難。
7月6日下午收盤后,老王撥通了渠道經理的電話。
“今天市場跌成這個樣,是不是反彈結束了?我產品的凈值好不容易快到1塊錢了,要不先贖回吧。”老王看著手機上的產品凈值,眉頭微皺。
“確定要贖回嗎?要不再等等吧,下半年的市場走勢還是值得期待的。”電話那頭的渠道經理說。
“唉,2020年我就是太早贖回了。那我再想想吧。”掛掉電話的老王依然左右為難。
95后的李曉最近也頗為糾結。
李曉坦言:“今年最慘的時候損失了40%的本金,當時只求回本,回本了就跑。很快,5月和6月基金凈值開始反彈,6月底基本回本了。但是,如果現在贖回,閑錢仍沒有好的投向,而且可能錯過下半年的市場機會。但如果不贖回,好不容易回本的基金可能再次被套住。”
歷史的韻腳:長期持有勝率更高
老王和李曉的心理狀態,正是基金業“1.05贖回現象”的縮影。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基金凈值在1元以下時,很少有投資者選擇贖回。但當基金凈值回本或者小幅盈利時,常常會遭遇一定數量的贖回,成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
“投資行為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損失厭惡心理’,即損失造成的痛苦和等額收益帶來的喜悅相比,對人的心理刺激程度高一倍。因此,當基金凈值反彈到1元以上時,投資者會變得更加厭惡風險。一旦凈值反彈勢頭有所擾動,就容易產生贖回的想法。可是,這種心理狀態極易導致投資人‘倒在黎明前’。”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夏盛尹表示。
據華夏基金統計,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從去年底高點至今年4月底,下跌幅度約為27%。而在此前的20年間,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曾出現過四次跌幅超過25%的情況。這四次反轉拐點出現后,6個月內指數的最大漲幅在23.90%至49.4%之間,12個月內最大漲幅在24.91%至84.25%之間,24個月內的最大漲幅在40.74%至150.85%之間。因此,基民如果更加耐心地持有,大概率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諾德基金稱,截至7月5日,股票型基金總數為2897只。統計其中成立時間在10年以上、5年至10年之間、3年至5年之間、1年至3年之間、不足1年的基金收益情況和正收益比例可以發現,長期持有基金能大概率提升基金的收益。從正收益比例來看,持有基金3到5年,賺錢的概率最大。
“在決定是否贖回時,基金的短期盈虧并不是判斷的唯一依據。投資人更應該關注產品本身,看它中長期業績是否穩定、風格是否出現漂移、團隊的投研實力是否強大等,并在投資的過程中,持續跟蹤持有的基金,定期檢驗當初買入該基金的邏輯是否還成立。如果基金只是跟隨市場波動而出現短期回調,那么不妨考慮繼續持有,關注長期表現。”格上富信產品經理張懷若說。
反彈的期待:擾動因素在改善
7月以來市場波動加劇,加深了基民的糾結和擔憂之情。不少基民發問:“A股反彈真的就此結束了嗎?”對于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幾位穿越市場多輪牛熊的投資老將。
世誠投資創始人陳家琳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的持續發力,二季度GDP取得了正增長,經濟有望在三季度延續復蘇勢頭。與此同時,流動性繼續保持合理充裕,資金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微觀流動性也在逐步改善,公私募基金發行逐漸回暖。因此,在連續反彈兩個月之后,市場或迎來短期的休整,但在前期壓制市場的因素逐步改善的情況下,下半年仍不乏投資機會。
重陽投資董事長王慶分析稱:“展望未來,如果美國通脹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觸頂下行,那么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會下行。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美國通脹下行的跡象,這種情況對新興市場的流動性環境無疑是有利的。與此同時,隨著各種擾動因素的改善,上市公司業績會進入一個更明朗的上行周期。這兩種可能性如果共同作用,A股大概率會經歷一個‘戴維斯雙擊’的過程,那么越早布局收獲就越大。即使這一猜想沒有成真,鑒于市場調整已經比較充分,當前時點也無須過分悲觀。”
華潤信托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CREFI)月報也顯示,截至6月末,CREFI指數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為67.51%,較5月末提升了7.25個百分點,倉位超過六成基金所占比例較5月末大幅提升了12.5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私募積極加倉,布局下半年投資機會。(記者 馬嘉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