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云南網訊(記者 朱丹)9月20日,“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應急體系建設專場發布會在昆明舉行。省應急廳、省地震局和省消防救援總隊對10年來我省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應對各類災害事故,有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高度重視應急體系建設,整合優化職能體系,厘清理順職能職責,建立完善協調運轉機制,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有效應對各類災害事故,最大程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全省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逐年下降。
10年來,全省應急等相關部門積極推進應急體系建設,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和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通過調整優化各級安委會、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委員會、減災委員會、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等機構職能、職責、機制,應急管理效能不斷提升;全省應急、水利、林草、自然資源、地震、氣象等有關部門和解放軍武警部隊密切協作,協同聯動機制不斷健全完善。深化推進安全工程三年行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水平邁上新臺階。2021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與2012年相比分別下降73.3%和30.5%,事故總量連續10年實現持續下降?;鶎泳C合減災能力不斷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明顯增強,救援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邁出新步伐。應急救援救災能力展現新面貌,災害救援隊伍建設穩步發展,全省共建成2600支共11萬余人專兼結合救援隊伍。
10年來,云南避險能力不斷提高,全省共創建245個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5054個應急避難場所。投入17.94億元實施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10項重點工程;投入135億元救災資金,救助7000萬余名受災群眾;采購4.91億元省級救災物資,可滿足轉移安置100萬人次應急需求。2018年至2021年,因自然災害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占GDP比重均值較2013年至2017年均值分別下降74.64%、87.89%、35.86%、62.25%。全省應對處置事故災害取得新進步,成功應對了一系列事故災害,經受住了一系列嚴峻考驗。特別是森林火災起數逐年下降,上輪防火期處置森林火災僅13起,發生起數為1951年以來最低。防震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顯著提升,震災風險防治和災害應對處置能力全面提高,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有力有效應對處置了魯甸、景谷、墨江、漾濞等29次5級以上地震災害。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云南地震預警工程納入全國“先行先試”,出臺《云南省地震預警管理規定》。建成由1660個臺站、1個預警中心、16個信息發布平臺、746套預警終端組成的預警系統,具備向1000萬電視預警用戶發布地震預警信息的能力,2021年6月率先在全國投入試運行。建成測震、電磁、重力、形變、流體500多個定點臺站1100多個觀測項目的數字化地震監測臺網,全省地震監測能力達1.8級。創新建立“三級組織”“四道防線”的震情跟蹤工作責任體系,健全覆蓋到鄉鎮的“三網一員”隊伍和群測群防工作模式,較好地把握了云南地震趨勢。同時,全省各部門協同統籌推進,全社會抵御地震災害風險能力顯著提升。組織開展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地震災害風險底數;實現超限高層、重要公共建筑抗震設防審查全覆蓋;應用減隔震技術建筑工程達5000余棟,約占全國總量的70%。
10年來,全省共發生火災7.4萬起,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3.71億元。其中,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火災由上個10年的23起減至15起,下降了34%;未發生死亡10人以上的火災,消防安全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在防范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上,全省消防救援隊伍當先鋒、打頭陣,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發揮了重要作用。消防法治體系建設日趨完善,成立消防安全委員會,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體系運行更加順暢。通過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等,全省重大消防安全風險有效化解。全省各級消防救援機構累計檢查社會單位293萬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1157.6萬余處,實現全省連續8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新建高層、地下、道路交通、水域、山岳、石油化工等典型災害事故專業救援隊35支,依托消防救援隊伍在省、州(市)、縣三級建成地震災害消防救援專業力量,專門組建國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隊,救援力量體系日趨完善,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社會消防安全基礎不斷夯實,全省消防救援站從167個增加到295個,市政消火栓從2.2萬個增加到5.4萬個,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布局進一步優化,基層消防安全納入網格化管理,新建重點單位、社區(村)微型消防站2.6萬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