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正持續為上海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以網絡經濟為代表的各類新興業態蓬勃發展。
4月10日下午,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上海經濟發展報告(2018)》(以下稱藍皮書)。該藍皮書認為,宏觀上看,2017年以來上海經濟總量穩步提升,結構基本穩定,三大需求齊發力,經濟增長動能多元化。
根據藍皮書,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社會服務業同期增速為9.4%,遠高于第三產業和GDP增速。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速最快,達19.7%。
而在六大重點工業行業中,汽車制造業增長23.0%,增長最快,利潤最高;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增長14%,位居第二,但利潤率最低,僅3.4%。
同時,上海戰略性新興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27.9%,增長最快;其次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增長12.3%,生物醫藥增長9.2%。
當前上海經濟也存在問題。藍皮書稱,上海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還比較薄弱,新企業的創新力和老企業的競爭力均有待提升。此外,上海制度性創新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如自貿區通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50%,但與新加坡、美國等地區比,仍有較大差距。
藍皮書預判,上海2018年處于基準情景概率為72.5%,經濟增速保持在6.9%。基準情景是指,外部環境上,發達經濟體的GDP增速與2017前三季度持平,凈出口保持平穩增長,美聯儲縮表加息,資本外流增加;內部環境上消費穩步增長,工業投資和利潤增速穩定。
而在樂觀和悲觀兩種情景下,藍皮書則預測2018年上海GDP增長率分別為7.2%和6.5%。
藍皮書建議上海,解決好科技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的問題,加強高新技術園區和高端制造業園區的聯動,從激勵機制上著手,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優勢。
當天現場還發布了《上海浦東經濟發展報告(2018)》。
作者:澎湃新聞 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