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爾齒科倪娜醫生是一名“耿直”的兒牙醫生,她用真誠打動每一個前來就診的小客戶,用赤誠之心詮釋醫者仁心的樸素情懷。在她這里看牙的每一個小客戶都能感受到她的豁達的人生態度,或許這也是孩子們信任她的原因所在。
2006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專業的倪娜醫生,主要擅長兒童及青少年口腔治療中的行為管理,全麻下牙科治療,兒童及青少年的長期口腔保健規劃和牙病治療,早期預防性和阻斷性矯治。在臨床工作中,倪醫生秉持以人為本,尊重兒童個體的基本理念,以幫助兒童及青少年牙頜面部的健康生長發育為主要目標,同時極其重視兒童和青少年就診的心理健康,重視口腔疾病的預防。
醫生,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信仰,“健康所在,性命相托”不僅僅是一句話語,更是一份責任。自從選擇了口腔預防這個專業,倪娜醫生就一直在為成為這個行業的佼佼者不斷努力奮斗著。盡管在當時的研究生專業分類上,還沒有兒童口腔醫學,但由于口腔預防醫學與兒童口腔醫學交集頗多,倪娜醫生漸漸將自己定位為一名專業兒童口腔醫生,而非走全科醫生路線。按照倪醫生的話來說,成為兒牙醫生“一開始就是出于本能”。要知道,兒童客戶并不那么好看,因對牙科心懷恐懼而哭鬧是常有之事。但倪醫生性格豁達幽默,待人嚴中有寬,這讓她在臨床中與小朋友溝通起來非常順暢,治療總是能夠順利做下去。
“做兒科,一定要有定期檢查。”研究生畢業時,老師汪俊教授的一句話,讓倪娜醫生一直銘記至今,并在臨床中將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到了極致。2014年,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訪學經歷,更讓倪醫生堅定了這一點。她說,三個月不會讓一名醫生技術上突飛猛進,但基層檢查的規范化和循證醫學的理念的確值得我們借鑒學習。而這些可鑒之處被她充分吸收,并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形成了一套規范化的兒童定期檢查規范。按照這套規范檢查下來的一手數據,經過經驗豐富的倪醫生分析判斷,變成了口腔治療事半功倍的利器。
眾所周知,受飲食精細化,人工喂養過早介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兒童齲齒和錯頜畸形在近年來的發生率不斷上升。針對兒童早期矯治問題,倪娜醫生認為,早期矯治,在一些特定的適應癥下面,沒有什么爭議通常都建議要做,但難點在于正畸的適應癥,并不是絕對適應癥,而是與醫生的綜合評估和患者自身的需求都有關系。在與家長溝通時,倪娜醫生會站在小客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并把矯治思路告訴家長,而不是一個結論,同時還會告知家長利與弊,在征得家長的同意后才能繼續后期的治療。
能夠給予家長和孩子充分尊重,背后是倪娜醫生作為醫者難能可貴的同理心。“小朋友也很辛苦的,我在幫助他們做正畸的時候,小朋友跟我抱怨說在學校午飯只有十分鐘,更沒有時間刷牙。”而在早期矯治期間的口腔衛生維護,也需要家長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監督,對家長也是一種考驗。所以,早期矯治并非醫生一廂情愿的事情,而是需要醫生、家長和小朋友三者全力配合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路走來,從最初的排斥到接受再到關系融洽,瑞爾齒科倪娜醫生用自己的細心、耐心與誠心感動了一個又一個前來就診的孩子,也收獲了越來越多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這樣的進步亦是每一位口腔兒牙醫生共同的心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