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才引進方面,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獲悉,作為泰國政府主管投資促進的部門,泰國投資委也將目光投注于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在先進技術領域的投資。
探索推廣BCG經濟模式
當前,泰國正積極探索推廣BCG(生物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經濟模式,以應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挑戰,提升本國國際競爭力。
據泰國投資委介紹,在新冠疫情的挑戰下,泰國政府通過加強本國特定生態系統與全價值鏈的連接水平,努力尋求更廣泛投資。除此之外,泰國政府專注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支持高科技生態系統的建設,以進一步提振東部經濟走廊(EEC)的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本國醫療保健、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的戰略優勢。
基于創新技術引領產業轉型的大趨勢,泰國政府正不遺余力地推動醫療保健供應鏈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改善醫療研發資源,以推動本國醫療器械設備制造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另外,泰國政府還規劃建設了可持續的醫療保健體系,致力于提升全民醫療覆蓋率,以提高本國醫療供給和醫療機構服務水平的全球競爭力。
在泰國經濟向新常態過渡的進程中,“技術創新引領前行”的概念始終貫徹在包括醫療保健領域在內的與本國經濟發展和創新生態系統建設高度相關的各個重點領域。
具體而言,泰國投資委鼓勵相關企業將BCG經濟模式納入到具體業務中,以實踐泰國凈零排放的目標為發展宗旨。在此背景下,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子公司GPSC(Global Power Synergy)將業務重點轉移到可再生能源領域。除此之外,GPSC還與母公司PTT成立電池合資公司Nuovo Plus,聚焦于為電池生產設施、充電基礎設施和電動汽車數字平臺提供支持。該合資項目迅速采取行動創新技術,為泰國成為領先的電池生產制造國提供助力,使泰國成為東盟首個使用半固態儲能技術的國家。此外,泰國投資委表示,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資項目還將振興電動汽車產業生態系統,鞏固泰國政府將本國打造為東南亞電動汽車制造中心的發展方向。
圍繞此目標,泰國投資委為增強現有及新的電動汽車投資項目的投資收益,批準在未來五年內減免相關企業原材料和基本材料90%的進口稅額。
增加泰企本土數字市場競爭力
麥肯錫發布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新冠疫情使得全球數字化革命大幅提速。數字化轉型的號角吹響,泰國正在數字化浪潮中搶占潮頭。
為更好促進本國數字產業發展,泰國政府于去年9月宣布向外國科技公司開征“數字稅”,為泰國本土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此外,泰國還發布了《2019年個人數據保護法》(PDPA),以保護自然人的個人數據免受未經授權或非法的收集、使用或披露,該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生效。
為培養本國數字產業人才,泰國投資委在“一攬子投資促進計劃”中,通過與泰國高等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及其他機構的通力合作,在12所高校推出95個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通識課程,為13個目標行業培養高等人才;對開設認證培訓課程的教育機構給予250%的稅收減免,為雇傭具備高級STEM認證資質員工的企業給予150%的稅收減免;鼓勵企業進行必要的人力資源投資,為員工開設相關培訓課程,促進企業的技術實力增長。
分析人士指出,泰國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視,對高科技生態系統建設的支持,一方面延續了泰國“工業4.0” 旨在借助科技創新提升本國制造水平的發展思路,另一方面更承接了對本國經濟轉型和疫情后經濟復蘇的需求。在泰國投資委等相關政府機構發布的利好產業優惠政策扶持下,未來預計將有更多高科技投資轉向泰國,推動泰國產業轉型升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