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現場,觀眾和游戲人物爭相合影
在2019年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會場附近的5公里甚至更遠范圍內的酒店,早在一兩個月前就已經被訂滿了。早上7點半,展館還沒開門,門口的圍欄處就排滿了人。進入展會場館則是人潮洶涌。隨處都是Cosplay的小哥哥小姐姐、舉著手機直播的主播、排隊體驗互動游戲的觀眾,很多觀展的小伙伴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只為第一時間見證這場互動娛樂界的盛會。
8月初,該展會在上海舉行。作為全球數字娛樂領域最具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年度盛會之一,展會吸引了全國乃至全球各地游戲、動漫、電競、互聯網影視、智能娛樂硬件軟件等數字娛樂各個領域的愛好者。其中中外參展商近300家,包括網易游戲、天貓、騰訊、盛趣游戲、快手、微軟等。
人潮洶涌全家老小齊上陣
體驗五分鐘,排隊兩小時
從杭州到上海的路上,記者不斷遇到身著各式“二次元”服飾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三五米就能碰到幾位,有的身著漢服,有的穿著洛麗塔裝,或獨行,或三五成群,提著大大小小印著動漫卡通的袋子,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網易游戲今年走的是“中國風”。其帶來的“游戲氣味時光機”,只需掃碼后,把臉貼過去,玩家通過設備上的眼鏡,可以觀看一段混剪視頻,旗下眾多游戲產品將會交替呈現,設備將同時噴出各式各樣的氣味,不同的游戲產品對應不同的氣味。比如深耕國風方向的產品,伴隨的或許就是書法墨香,比如清新治愈系的產品,伴隨的是花草樹木的原始芬芳,實現聽覺、視覺、嗅覺的統一,仿佛你真的置身在游戲的場景中。
現場除了年輕的動漫、游戲愛好者,還能看到拖家帶口、全家老小齊上陣的親友團,甚至能看到不少“銀發族”。“我們兩個老人,帶了四個小朋友,來自三個家庭!”70多歲的上海市民齊奶奶,和自己的老姐妹一起來到現場,她告訴記者,自己今年已經是第二次來參加CJ了,兩屆的門票,都是兒子給她們在網上買好的,兒子也是動漫游戲的忠實愛好者。
齊奶奶的小孫女梓芮今年8歲,在父親的影響下,她和12歲的哥哥都成為了二次元的粉絲。齊奶奶說,兒孫對二次元的喜歡,她一開始并不理解,“游戲有什么好,又吵又鬧又耽誤學習,現在慢慢也能接受了,不沉迷的話,也能鍛煉腦子、反應速度、團隊精神的。”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在“二次元”中找到職業方向
隨著“二次元”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成為其忠實愛好者,受眾年齡層也越來越廣泛。由于電競被正式納入國家體育項目,也使更多曾視游戲為“洪水猛獸”的人為二次元正名,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二次元”中找到了職業方向,讓夢想照進現實。
在網易游戲展臺前,兩位人氣最高的Coser正在和諸多迷妹迷弟合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兩位看起來風流倜儻的男子,其中竟有一位是個軟妹子。“叫我老咸吧!”記者在后臺見到這位1998年出生的Coser妹子。
仍在讀大學的老咸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妹子,從小就愛畫畫,但遭到家人的反對,只得偷偷畫。讀了大學后,老咸終于有了相對自由的空間,開始研究起了跟畫畫相關的所有事務,也愛上了化妝。“我開始拿自己的臉當畫板來嘗試不同的妝容,逐漸開始嘗試二次元方向的妝容,第一個正式的cosplay裝扮就是陰陽師手游里的角色妖狐。”受到身邊朋友廣泛好評后,老咸開始走上這條二次元的路,并自學了修圖、后期處理、親手制作道具等等,在圈中逐漸打開名氣。
另一位Coser小白也是位“95后”,他告訴記者,他們可以省吃儉用幾個月,只為做出全套的裝備;可以不眠不休,只為將好的角色、好的片子帶給大家;可以頂著烈日、冒著寒冬,穿著與季節不符的衣服;可以忽略周圍異樣的眼光,只為將這種文化讓越來越多人能接受,這一切都歸結為:熱愛。“做Coser也許只是我暫時在做的事,但是發揚二次元、國風文化,從事相關的職業,這個一定是我終身的職業方向。”小白說。
展會的另一邊,鐘樂凱正在展臺前聚精會神地觀看游戲比賽。這位90后的白領男生,已是一位涉網游19年的資深游戲愛好者。市面上但凡叫得出名字的,鐘樂凱幾乎都玩過。這樣一位網游少年的成長歷程,免不了遭到家人的反對。可令家人沒想到的是,畢業后鐘樂凱進入了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游戲板塊,憑借自己對游戲多年來的滿腔熱情和獨到研究,讓他在公司如魚得水,薪資也非常可觀。
“電子競技,其實就是一種坐著的競技運動,也需要考驗團隊合作、腦力消耗、手指運動,不同的游戲也有不同分工,有教育類、科普類、益智類、休閑放松類、競技類等。游戲其實只是眾多娛樂方式的一種而已,不應被過度妖魔化,但也不能沉迷其中。”鐘樂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