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蓋婭互娛與臺灣大宇資訊因《仙劍奇俠傳3D回合》起糾紛,雙方互相指責,各言道理,大宇指責蓋婭互娛中斷維護,漏更品項。臺服停運,擬收回仙劍IP授權。
蓋婭互娛則表示游戲收入結算存在異議,且沒收到游戲分成款,主動溝通未能得到回應。直到18年3月單方面停止臺灣玩家充值,成本考慮,暫停了對該游戲繁體版的更新
蓋婭與大宇之間的上述糾紛,目前都各自聲稱要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
但他們的糾紛,筆者并不想參與討論,因為這件糾紛,讓我想到了一直保持低調的《仙劍奇俠傳7》,以及和《仙劍奇俠傳7》開發進度相比,異常高調的仙劍系列IP授權。
最近幾年,仙劍系列這些年的IP授權可謂廣撒網,那可是大有可聊的,更被網友吐槽現在仙劍除了情懷就剩下賣IP授權了,筆者在此幫大家回顧一下主要的。
騰訊魔方工作室群研發的仙劍奇俠傳卡牌手游,2014年11月18日正式公測
騰訊魔方工作室群研發首的首款MMO戰斗版仙劍手游,2017年4月26日正式公測。
上海軟星《仙劍奇俠傳幻璃鏡》2017年4月27日登陸App Store,2017年5月8日開啟全平臺公測,多酷游戲代理發行
此前授權搜狐暢游的《仙劍五前傳》手游,已于2017年6月27日停運
仙劍奇俠傳5授權北京金剛互娛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11月7日公測
仙劍奇俠傳4手游,西山居研發的官方正版手游,由騰訊發行
還有夭折的《仙劍奇俠傳·六界情緣》,游戲尚未上線,在測試階段就已于2019年2月27日宣布停運和退款。游戲由北京玩蟹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北京天馬時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負責發行。
而在3月22日,由大宇正版授權,愛奇藝VR、英兔軟件聯合開發,艾葵斯技術支持的仙劍奇俠傳四VR游戲震撼上線!沉浸世界VR-北京工三店首發。另外,兩家上海vr劇場正在緊鑼密鼓裝修中,目前官方透露的地點,一家在大悅城,一家在大融城。感興趣的玩家可以前往預約體驗。
另外由軟星開發,《仙劍奇俠傳九野》目前也在預約之中,中手游負責發行。
此外,最讓大宇資訊和北軟獲得直接收益的,莫過于中手游2.13億元入股大宇資訊旗下子公司軟星科技,并獲得了軟星科技51%的股權。
這里只列了主要的部分,還沒算上其他的《仙劍奇俠傳》、手游頁游
授權也好,自研也罷,除了游戲之外,仙劍奇俠傳的其他授權:包括廣播劇、授權小說、授權舞臺劇等等,可謂多點開花。
《仙劍奇俠傳》廣播劇:由喜馬拉雅出品,擲地有聲工作室制作。
知名暢銷作家管平潮的獲得授權,發布了《仙劍奇俠傳》官方小說。
2014年10月20日,大宇資訊授權上海染空間劇團將把《仙劍奇俠傳》改編成舞臺劇,
2016年12月,該劇組受湖南衛視邀請,將仙劍舞臺劇改編為《一年級畢業季》畢業大戲《仙劍奇俠傳》音樂劇。
而與高調的頻繁授權想比較,仙劍系列的續作作品看起來并不能讓玩家滿意。
曾經于2015年發售的仙劍6,2019年重新包裝再次登陸PS4,算是仙劍7有大動作前,仙劍奇俠傳游戲的一次跨平臺的炒冷飯。
而當年仙劍6發售時更曾出過很大的問題,關心仙劍的玩家應該還記得游戲激活難和四路泰坦的往事,四路泰坦的梗,更被玩家戲稱為“仙劍6 泰坦隕落”。
更由于運營團隊的公關不當操作,拉了一大波玩家仇恨,讓仙劍6一時走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好在之后推出了優化補丁,更公布了免費DLC來補償玩家,才算將那一時風波按下。
2017年5月23日,《仙劍奇俠傳7》正式立項,確定采用虛幻4引擎制作。預計最快會在2019年暑期或者下半年發售。
在此期間,除了主題海報和主題詩詞之外,暫時還未公布更多關于《仙劍7》的消息,也沒有是否會跳票的小道消息。也引得猜測,仙劍7能否如此前預定的在2019年下半年發售呢?
情懷,是國內玩家對仙劍的第一反應。當年的逍遙哥哥,林月如,和靈兒,是很多國產單機玩家的啟蒙之作。月如一句吃到老玩到老更是難得的金句。王小虎追隨著李逍遙的傳奇踏上江湖路。
上軟發布《仙劍3》以輪回為主題,將仙劍情懷推向更高,景天和雪見的轉世之愛,龍葵對哥哥輪回之情,紫萱對徐長卿的跨世之戀,更別提高冷霸道總裁魔尊重樓,從不多說一句話,那魅力足夠讓懵懂的少女傾心。
仙三外問情篇,雖然被玩家吐槽地圖迷宮太難,問情篇變問路篇,但南瓜玩的一手見證奇跡的小魔術,星璇燒的一手好菜更是難得的癡情暖男,神經大條的暴力女溫慧,還有軟萌吃貨但發起脾氣也夠兇暴的王蓬絮,甚至就連反派,都應了問情篇的主題——問情。畢竟有妖力無記憶的燎日,只因為想找回自己的記憶而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殘存在燎日靈魂中的記憶碎片使得他在精神上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希望尋回記憶和以前的感情,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這個殘暴的反派卻也有可憐之處。
仙劍4一曲《回夢游仙》足夠驚艷,雖然游戲主題是尋仙,卻也穿插著云呆鵝和韓菱紗的情愫,更有夢璃的化身守望,慕容紫英關于人生一場大夢的白首感慨,令人唏噓,瓊華派執拗的尋仙釀成慘劇,更令人無奈。
仙劍五,仙劍6更延續了曾經的感動。
......
仙劍的故事。見證了一代玩家懵懂時的青春,也影響著后來人。
情懷訴罷,我們來聊聊游戲的本體,情懷那是過去時,游戲好不好玩,終歸是玩家最關心的。
此前的仙劍歷代作品,雖然在后來續作中增加了半即時制的玩法,但仙劍系列做了這么多年,回合制的核心幾乎沒有變化。
以往更多的玩家關心游戲講了什么故事,有哪些角色?甚至哪首音樂更好聽。
仙劍迷們會研究游戲的世界觀和世界構架,會注意角色的人設,會注意游戲角色之間的感情曲折和培養。誰和誰組了CP,誰又和誰暗生情愫,結局又是怎樣怎樣。
就像《軒轅劍》帶給玩家的一些軒轅劍的特有的味道,水墨畫風、機甲術、煉妖壺,神器,說不完的家國大義,角色感情線輕微著墨,《仙劍》的世界觀和故事線也會在玩家之間尋求認同。
但2019年了,玩家已經不再是以前懵懂的玩家,他們都有自己的閱歷和生活,見識的游戲也更多,steam,主機游戲,PC,手游,掌機,各個平臺的游戲百花齊放,就算很多大作沒時間去嘗試,
有句俗話:沒吃過豬肉終歸見過豬跑。
玩家見過太多優秀的作品,如果沒有優質的內容,就很難再讓玩家買單。
以目前的市場競品而言,前有Steam銷量百萬的獨立游戲太吾繪卷,后有古劍奇譚3。對于北軟和仙劍7的研發團隊來說,壓力著實不小。
要從Unity3D轉為unreal 4引擎,轉變很大,對于仙劍開發團隊來說,也是個全新的挑戰。玩法,畫面,創新缺一不可。
玩家會好奇仙劍7會又怎樣的突破,畢竟換了虛幻4的引擎,此前又頻繁經歷了授權IP廣撒網,之后又有中手游出資2.13億元入股軟星科技,理應獲得了大量資本積累,大宇和北軟會對仙劍7投入多少呢?《仙劍7》會是一款厚積薄發,值得期待的作品嗎?
再者,仙劍的太多角色設定已經有了明顯的臉譜跡象,乖乖女型,潑辣野蠻女友型、知性姐姐型,帥酷兄長導師型,霸道總裁型,頑固不化的老前輩,平時不著調關鍵時刻主角光環附體的爆種型,還有呆頭呆腦不知人情世故型,套路太過固定,難免有同質化之嫌,如何權衡游戲角色的人設,讓玩家覺得不再枯燥。還要涉及劇情的發展,劇本故事的拿捏。
美術動作方面,面無表情的死人臉,僵硬的角色肢體動作,毫無變化新意,就算加上特效,也不再是吸引玩家的關注的焦點了。
有時不倫不類的僵硬寫實,比上不足比下又未有新突破的畫面,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此外仙劍7還面臨著其與其他近期游戲對比的挑戰。
對比Steam上賣了100萬的《太吾繪卷》,在游戲畫面上也沒說真的追求多么寫實,可依舊有那么多玩家喜歡,因為游戲給了玩家自由度,也給了玩家獨闖江湖的味道。還有哭笑不得的隨機事件,玩家可以快意恩仇,以拯救天下為己任,也可以走邪路,滿足一下邪惡的小念頭。玩家可以努力修煉終成一代俠客,也可以抓一輩子的蛐蛐兒。當你按部就班的修行的時候,發行網上居然流行另辟蹊徑的玩法。是的,這游戲太靈活了,以至于你可以有足夠的自由度去玩,然后玩家從能發現新的從頭再來的點
所以不以畫面見長的《太吾繪卷》讓玩家過足了癮。。。他們會分享自己在游戲中遭遇的哪些糟心事,說出來大家一起開心的大笑,這對于游戲來說就是成功的。
而另一方面,2018年11月上市《古劍奇譚3》采用全即時戰斗模式的游戲,不管是畫面還是游戲性,目前來說再國產游戲中,擔得起頂級游戲的牌面,足夠吹的。
而這也讓很多玩家看到了國產游戲新的曙光。
《仙劍奇俠傳7》目前只公布了四款主題海報和配詩,小荷才露尖尖角。仙劍的粉絲們,也只能按下那份期待,靜靜等待厚積薄發的《仙劍奇俠傳7》。
究竟《仙劍奇俠傳7》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故事?又會有怎樣的冒險呢?讓秈米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