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一家便利店引來了不少關注。在這家店里,貨架上不僅有日常生活用品,還有一排排非處方藥!常見的感冒藥、腸胃藥、體溫計等藥品器械應有盡有。
原來,這是北京首家獲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便利店。日前北京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一項就是打破之前的食品藥品經營限制,為符合條件的便利店敞開大門。
藥品進入便利店,將帶來什么?首先自然是便利。當前,城市里藥店已遍及大街小巷,但其在營業時間上,與便利店相比還有差距。尤其當夜深人靜,一旦有個頭痛腦熱,24小時的藥店并不好找。如今,“便利藥店”為市民提供了新渠道,豐富了消費選擇,不失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便利舉措。
其次,更充分的競爭。“便利藥店”所銷售的藥品、醫療器械品類有限,但還是動了傳統藥店的“蛋糕”。藥品服務的提供者增加了,市場競爭勢必更為激烈。不管是便利店想方設法贏得信任,還是藥店主動升級服務穩住市場,受惠的都將是消費者。
當然,跳出藥品之外,“便利藥店”還能給人更多啟示。從某種程度上說,觀察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質,便利店是一個巧妙的窗口。前不久廣州再次入選“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星羅棋布的便利店“功不可沒”。便利店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也要從需求出發,多從便利店這種細微之事入手,多做一些“打破食品藥品經營限制”這樣的大膽嘗試,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