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消息,今日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在新春團拜會上宣布,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百貨”)下屬全部37家百貨門店,構建線上線下到店到手全場景的百貨零售業態。 蘇寧方面表示,這是蘇寧2019全場景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
蘇寧方面未透露具體的收購數額。
萬達瘦身
去年3月份,有關萬達百貨或將被出售給銀泰且雙方已經洽談了一個月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之后,銀泰方面馬上對媒體表示,并沒有得到相關消息;而萬達則表示消息并不準確。
無風不起浪,王健林早有“割棄”萬達百貨之心。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百貨成立于2007年,隸屬于萬達商管,曾與萬達廣場協同布局全國百貨。在萬達商業2015年的公司業績會上可以看到,萬達百貨是在萬達商業地產發展初期,為了支持萬達廣場而衍生的業態。
萬達百貨曾為萬達集團立下“汗馬功勞”。最意氣風發時,萬達百貨全國門店總數達到110個,每年數十億的收入也為萬達提供了可觀的現金流,與商業地產、文化產業、高級酒店一起并稱為萬達集團的四大支柱產業。
有傳言,2013年萬達百貨曾經考慮過以約82億元收購銀泰,但后來此事被擱置了。
但到了2015年,萬達百貨 “一年關店56家門店” 事件震驚業界。時至今日,有媒體統計萬達百貨在全國僅剩37家門店,大都位于一、二線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區域,會員數量超400萬人。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萬達百貨虧損,一方面受八項規定及電商沖擊,百貨業整體不佳,此外最主要是內部管理層出問題。隨后有媒體傳出萬達百貨將近30名高管離職,內部動蕩不安,員工流失率聞名業界。
盲目開店帶來的巨額虧損讓其從“新星”變為“棄子”。緊急關店后,萬達業績依然受其影響嚴重。萬達還一度把重振百貨業務的希望寄托在飛凡電商上,但是豐富的零售資源并不一定就適合去做電商,由于缺乏的互聯網基因,飛凡電商的生存狀況不盡人意。
從商業邏輯上來看,將經營欠佳的萬達百貨出售回籠資金是萬達止損的最優解。
蘇寧的野心
眾所周知,蘇寧一直致力于構建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
蘇寧方面表示,此次的收購將為萬達百貨注入全新的數字化變革。蘇寧擁有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將會通過對百貨行業的整體數字化改造,進一步提升服務體驗。就像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說過的,“實體零售業的繁榮,絕不能再靠傳統模式,需要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效率與體驗,讓用戶感受到品質與快樂!”
互聯網電商對實體零售整合正充滿興趣。但精明的蘇寧,要確保萬達百貨可以為自己提供可觀的現金流。
實際上過去的兩年里,萬達百貨的業績實現了持續增長。創業家曾采訪到了萬達廣場內部人員獲悉,“萬達百貨這兩年才開始有盈利,總銷售額超過150億,與銀泰百貨不相上下。2017年開始大幅盈利,年銷售與客流均穩健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60%左右,堪稱近十年最好的一年。”
而此次收購萬達百貨,也可以看做是其全場景零售能力全面輸出的最新案例。
蘇寧方面表示,將通過輸出智慧零售CPU能力,突破傳統百貨概念,從數字化和體驗兩方面改造供應鏈,打造全新的百貨核心競爭力,補強百貨這一重要拼圖,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布局。
同時,此次收購,也是蘇寧業態融合創新的全新探索。過去數年,蘇寧不斷創新業態場景,打造全場景的零售生活方式體驗,創新性的推出了“蘇寧極物”、“蘇鮮生”、“蘇寧小店”、“蘇寧零售云”等豐富業態,品類從家電、3C逐步拓展至超市快消、母嬰、家居等領域。蘇寧表示,“原有的豐富業態都可以與百貨進行模塊化對接,交互創新,創造出更多更創新的前沿業態,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體驗。”
“接盤俠”蘇寧對萬達擺不平的業務有何解決方法,萬達百貨“賣身”之后何去何從,一切還是未知。(一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