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沒有寫日記習慣的人一提到寫日記就會覺得好麻煩,而已經養成寫日記習慣的人是無法停下來的,停下來之后會有一種迷失的感覺。這就是寫日記的魅力。寫日記能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找到自己,妥善對待自我和世界的關系。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Photo by Alina Vilchenko from Pexels
我第一次嘗試寫日記是在2017年,當時我聽說,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和創造者都會利用寫日記的習慣幫自己理清思路。
我喜歡閱讀、學習和理解接收到的東西,所以我從記錄自己學到的教訓、鼓舞人心的名言和我想嘗試的事情開始。
在接下來的五年里,我不斷嘗試新的日志和筆記形式。比如,我嘗試過子彈日記(Bullet Journal),一種簡潔高效的手帳記錄方式。我也嘗試過藝術家茱莉亞·卡梅隆(Julia Cameron)提出的“晨間筆記”(Morning Pages)法。晨間筆記法指的是,起床后在紙上寫下你腦海中浮現的任何東西,寫三張紙。你不需要有任何寫作思路或者寫作經驗,字跡凌亂也沒有關系,這種訓練會逐漸激發你的想象力。
盡管一開始我不喜歡大多數流行的日記形式,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曾經把寫日記描述為“與你的思想產生一種關系”,這正是我當時的感覺。作為一個19歲的女孩,我要兼顧學業、實習、剛開始的生意和一段新關系,許多想法和恐懼讓我保持清醒和警覺。
有時候,談論這些想法和恐懼只會讓我更加困惑。然而,把它們寫下來,則會讓我更清楚。
通過寫日記,我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自己的欲望和自己的恐懼,這能幫助我改善情緒和心理健康。寫日記還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思考者和決策者,因為它迫使我以一種戰略性的、非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大多數問題。
以下是我一直在使用的三種不同類型的日記,以及它們對我的幫助:
當我們談到寫日記時,大多數人想到的場景是在完全空白的一頁紙上開始寫東西。這就是為什么寫日記一開始聽起來就這么嚇人。
即使我是一個職業作家,也不喜歡每天長時間地寫日記。有時候,我只是不想寫太多。有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該寫什么。
然而,我仍然想要記錄自己每天的想法和情緒,幸運的是,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五年日記。“五年日記本”在市面上有出售,這是一種很小巧的日記方式,每天只需要寫幾行就行,在連續的五年期間,你可以在這個本子上記下每天的重要時刻。
通過這樣的記錄方式,你可以很容易地想起在過去幾年你做了什么或想了什么,這有助于反思過去的你是誰,以及你將成為誰。
這種類型的日記也被稱為“一天一行”。盡管它不能幫助你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但卻是一個很好的日常伴侶,能讓你反思自己的旅程。
如果你不想買一本“五年日記本”,當然也可以拿一本普通的筆記本,每天用一行總結一下這一天,也會得到同樣的效果。
我喜歡做事井井有條和保持高效,但我又不喜歡大多數用于個人成長的數字工具。在花了數年時間的探索之后,我最終在2020年創建了自己的個人成長日記。
這本日記能幫助我實現自己的目標,專注于最基本的東西,并保持靈感。
我每天會使用兩次這個我專屬的個人成長日記本:
早上,我會設定一天的目標,檢查待辦事項清單,寫下我感激的事情。
晚上,我會寫下學到的東西,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以及發生了哪些偉大的事情。
此外,我還會寫下兩句我最喜歡的書中的勵志名言。
在一周結束時,我會回顧過去的七天,并為接下來的一周制定計劃。
日復一日,周復一周地重復這個簡單的過程,我發現堅持計劃,跟蹤進步,實現目標是很容易的。
我做的是一個為期91天的日記計劃。也就是說,在每一篇日記的開始,我都會為接下來的91天設定目標,并思考可能幫助我實現這些目標的習慣。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記錄進步,回顧自己的旅程。
雖然這些步驟聽起來很多,但我通常每天花在寫日記上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分鐘。然而,我從中得到的價值卻是巨大的,因為日記能幫助我構建和驗證自己的整個生活。
最流行和常見的日記方式是所謂的“自由流動寫作”:打開一個空白頁,然后開始寫。
但我不想每天都做這件事。有時候,我想讓日記盡量簡潔明了,所以我通過個人成長日記實現了這一點。
然而有些時候,我也會覺得自己的腦子里有更多的東西,我確實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這時,我會拿起一本普通的筆記本,找到空白頁就開始寫。
茱莉亞·卡梅隆(Julia Cameron)提出的一個著名的日記概念是“晨間筆記”(Morning Pages)。“晨間筆記”的目的是把你的焦慮、分心和消極的想法寫在一張紙上,這樣你就可以把這些想法放下,過好新的一天。
有時候,早晨寫日記可能會給你帶來有趣的想法,但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你擺脫恐懼和不適,把想法從你的頭腦中取出,放到紙上。
蒂姆·菲利斯(Tim Ferriss)曾把他早上寫作的做法稱為大腦傾倒。在他看來,這類日記的目的不一定是結構化思考和獲得見解。相反,他說這能幫助自己減輕壓力,變得清晰。這就是為什么我也會使用這種所謂自由流動的日志方式。
然而,我不會把“自由流動寫作”的時間固定在早上,只要我覺得需要,就會去做。
日記沒有對錯之分。只要你想寫,就可以坐下來,打開筆記本開始涂鴉式寫作。
每天寫日記的唯一目的是幫助你反思,這樣你就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停下來看看自己。
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養成了一種適合自己需要的日記習慣,但在此之前的所有嘗試和錯誤都是值得的。
“五年日記”能讓我意識時間過得有多快,同時能讓我看到自己在一年內有哪些變化,能幫助我審視生活。
“個人成長日記”能幫助我在一天中保持腳踏實地、充滿靈感和富有成效。
“自由日記”能幫助我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我的恐懼和我的欲望。
唯一的缺點是,我每次旅行都需要隨身攜帶這三個日記本,但與獲得的好處相比,這是值得的。
如果你還是個寫日記的新手,我建議從一個簡單的日記習慣開始,看看它對你有什么影響。比如,你可以買一本“五年日記本”每天寫幾行,或者隨便從家里找一個筆記本開始記錄自己的想法。
譯者: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