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閉幕式
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正式閉幕。在本屆冬奧會上,讓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有運動健兒的出色競技水平,還有中國向世界展現的科技創新力量。其中,自動駕駛作為“科技冬奧”的重點專項之一,首次實現了全天候、多車型、全場景應用,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了“硬核”科技支撐。
在北京冬奧會創下的多個“首次”背后,自動駕駛身影頻現。從奧運史上首次無人車火炬接力到賽事期間無縫銜接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再到賽場內外的無人安防、無人零售、無人清掃等無人駕駛工作車,近百臺不同類型的自動駕駛車輛安全有序運行,既保障了北京冬奧會在復雜天氣與疫情的雙重挑戰下順利舉行,又用實際行動將科技冬奧的主題展現得淋漓盡致。
圖2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無人車
北京冬奧會首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動駕駛技術在不同場景下的落地應用。在北京冬奧會首鋼園區,百度、美團、智行者、福田等多家企業參與研發的多款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投入使用,覆蓋Robotaxi、無人巴士、無人物流、無人配送、無人零售、無人環衛、無人安防等七大應用場景,實現了在園區社會公開道路、內部道路的全天候、多場景、多車型的自動駕駛示范應用。
這是奧運史上首次將自動駕駛技術整體應用于奧運場景。百度和超星未來合作的Robotaxi提供載客服務;首鋼園與百度聯手落地無人駕駛小巴在既定路線上接駁游人;北汽的自動駕駛車隊為多人旅游或參觀提供服務;美團無人配送車和新石器無人零售車滿足餐飲需求;智行者蝸小白負責清潔工作;優必選智能巡檢機器人ATRIS進行無人巡查及預警……基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多場景無縫對接,北京冬奧會向世界展示了未來交通、智慧城市的雛形。
圖3 北京冬奧會投入使用的L4級智能汽車
借助北京冬奧會,自動駕駛技術首次在全世界面前得以“全景”展示,將對自動駕駛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一方面,北京冬奧會的“背書”進一步提高了自動駕駛的曝光度和影響力,刷新了人們對新技術、新趨勢的認知;另一方面,自動駕駛在北京冬奧會期間通過了低溫、雨雪等各種極端天氣和人車混流等復雜交通場景的考驗,其出色的表現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加速推動高級自動駕駛技術與更多應用場景融合發展。
自動駕駛并非首次亮相奧運會。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現代汽車就展示了擁有L4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Nexo,但其在經過人行橫道時并未主動減速剎車,最終仍需駕駛員干預;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豐田提供的e-Palette自動駕駛汽車在奧運村內將一名日本殘奧會運動員撞傷,在當時引發了較大的社會關注和擔憂,豐田章南甚至一度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在普通道路上行駛還不現實” 。
圖4 豐田e-Palette
北京冬奧會自動駕駛首次全天候、多車型、全場景的安全應用,將成為奧運會及自動駕駛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成功的背后是北京冬奧會采取了智能網聯與單車智能相結合的方式,從車、路、云、仿真、示范五個方面推進車型研發、道路建設、平臺開發、場景測試及運營,進一步提高自動駕駛技術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凸顯了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跑實力。
事實上,與傳統燃油車時代的跟跑態勢不同,“自動駕駛發展看中國”正在成為現實。此前,在《中美領跑2020自動駕駛融資市場,上市將成為2021重要線索》、《增量零部件成2021年自動駕駛領域融資熱點》等文中曾明確指出,中美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融資市場,連續三年獲得了其中超過90%的融資,這將加速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產業鏈向中美集中,使其持續引領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另外,我們還提到,中國自動駕駛企業數量多、創新活力強等特點,有望造就新一批全球智能汽車零部件領軍企業,加速推動其實現汽車強國戰略。
圖5 2021年全球自動駕駛融資情況
自動駕駛在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示范應用,進一步了增強其產業發展的確定性。進入后奧運時代,政府將繼續推動科技冬奧成果用于城市發展,目前仍處于商業化初期的自動駕駛有望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回顧自動駕駛的發展歷程,其商業化探索已經超過十余年,落地場景逐步由封閉式轉向開放式。目前在無人配送、無人環衛、無人農機等低速場景及場區、礦區、港區、園區與社區等特定區域已率先落地,未來還將逐步擴展至高速商用車、乘用車等其他場景。
2021年,自動駕駛開啟商業化元年。首先是政策層面的破冰,包括德國、美國、英國、日本和韓國都發布了自動駕駛相關戰略,通過立法、監管創新等方式加快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在我國,以北京開放國內首個商業化試點為標志,自動駕駛也開始邁入商業化試點探索新階段。其次,整車企業也開始推動自動駕駛產品商業化落地,奔馳、寶馬、本田、現代等車企均宣布將推出搭載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車型,2022年成為量產關鍵節點。最后,資本市場更加看重落地能力強、商業化路徑清晰的企業。從2021年全球融資數據來看,自動駕駛投融資事宜已進入中后期階段,C輪及以后輪次融資占比達到44%,受資本青睞的企業在技術積累、應用場景落地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并在逐步加高行業壁壘。
2022年,處于創業中后期的自動駕駛企業將加速沖刺IPO,商業化落地正是其中關鍵一環。隨著更多企業的集中發力,2022年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有望再次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