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汽車零部件板塊掀漲停潮,天龍股份、拓普集團等十余股漲停,而細究來看,其中又以分析師近期重點覆蓋的汽車座椅最為強勢,天成自控、上海沿浦、繼峰股份等核心公司集體大漲。
長江證券研報稱汽車座椅高價值大空間,國產化也有望加速推進。預計2025年中國乘用車座椅單車價值量升至4148元,市場空間達到1055億。
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截至2020年,中國汽車座椅市場規模773億元,2014-2020年CAGR約為4.69%。隨著汽車開始“新四化”轉型,人車交互尋求新的突破,汽車座椅結合電動化與智能化,不斷附加新功能,單車價值量不斷提升。
長江證券分析稱從汽車零部件價值量來看,汽車座椅單車價值在3000-4000元,在零部件品類中價值量屬于較高。
從格局來看,過去座椅行業集中度高,且以外資為主,而新能源浪潮下,造車新勢力(包括國內外,和傳統車企相對應),則是帶給了行業供應鏈體系的新一次洗牌機會,國內座椅供應商沉淀多年,面臨破局的機遇,替代空間廣闊。
長江證券認為,隨著輕量化和電動智能化發展,消費者對于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要求提升,電動座椅記憶、座椅加熱等功能滲透率提升,加之輕量化材料的運用,長江證券預計2025年中國乘用車座椅單車價值量升至4148元,市場空間達到1055億,復合年化增長率為11.3%。
汽車座椅行業龍頭份額集中,海外安道拓、李爾、豐田紡織和佛吉亞全球CR4為68%,國內CR4為65%。
長江證券認為,總體來看,主要是技術、成本、響應速度三個因素造就了高行業壁壘。
技術方面,汽車座椅需要定制化生產,開發生產周期長,考驗座椅供應商的研發能力,同時,汽車座椅的輕量化和智能化轉型,對座椅供應商生產技術提出更高要求。
成本方面,座椅供應商采用平臺化生產、產業鏈縱向發展和產能轉移的手段控制成本。
響應速度方面,汽車座椅行業需與整車廠就近建廠,并相應擴建產能,提升自身響應速度和產品競爭力。
然而,近年來,海外龍頭座椅供應商經營情況表現惡化,安道拓持續虧損,佛吉亞2020年首次虧損,李爾也受疫情影響而利潤大幅下滑,伴隨著全球汽車產量的下滑,龍頭汽車座椅公司的毛利率也有所下滑,但研發投入營收占比卻逐年攀升,人均薪酬也呈上升趨勢。
而國內正在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和技術儲備,并具備輕量化等制造能力,自主供應商迎來崛起契機。
7月9日,金杯汽車公告稱:擬以2.33億元購買沈陽李爾汽車座椅內飾系統有限公司49%股權。
9月30日,華域汽車公告:全資子公司收購延鋒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49.99%股權及其他相關資產交易在內的相關標的股權轉讓、登記、過戶等工作。
10月10日,繼峰股份披露近期收到客戶的《定點通知函》,公司成為某造車新勢力品牌主機廠的座椅供應商,將為客戶開發、配套新能源汽車座椅產品。
11月10日,天成自控發布異動公告:近期有媒體報道了公司聯合上汽集團及科思創中國公司合作開發的碳纖維汽車座椅事宜。
12月17日,上海沿浦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4.02億元,用于重慶沿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金康新能源汽車座椅骨架等項目
長江證券認為,當下智能電動汽車將重塑下游銷量格局,從源頭改變零部件的格局。智能化趨勢下整車廠更注重成本和效率以及海外龍頭經營惡化,帶給國內優秀自主供應商機會。
相關公司方面,華域汽車:汽車座椅國內份額第一;
天成自控:商用車座椅龍頭,2015年進入乘用車行業整椅;
繼峰股份:收購歐洲商用車龍頭格拉默,從座椅頭枕和扶手進軍座椅總成;
上海沿浦和明新旭騰:座椅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作者: 張進,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