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了班回到家,打開電視和主機,攤坐在沙發里,身子陷得越深,我玩得越起勁,時間跑得越快。
當我感到口渴,在起身倒水的間隙瞥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發現已經 12 點了。我決定關掉電視,洗澡睡覺。
第二天重復著同樣的事情,做著同樣的動作,好想過不一樣的人生。于是那天晚上我打開了主機,玩起了《微軟模擬飛行》,體驗了當一名飛行員的樂趣。
游戲分很多種:動作、射擊、即時策略、角色扮演,前段時間還有一個很火的游戲品類,叫某某模擬器。
之所以這個品類的游戲變得那么火,是因為很多游戲博主會利用這類游戲自帶的戲劇屬性,去制造節目效果,譬如前段時間的《人生重開模擬器》《家長模擬器》《網吧模擬器》云云。
每過一段時間就有幾款爆火的模擬類游戲出現,但其實這類型的作品從未淡出過玩家視線,可以說是長盛不衰、生生不息了。
模擬意味著不是真的,玩家就可以在這其中隨心所欲,釋放自我,沒有任何試錯的負擔。
《模擬人生》《大富翁》《海島大亨》,它們都算是這類游戲的代表作品,在環境、背景、劇情設定方面盡可能做到還原真實,但我們進入游戲之前就拋下了部分道德負擔,少了些許對達成任務的方式或路徑限制,因此我們才能在游戲里體驗到與自己此前經歷不同的「模擬人生」,或多或少滿足了我們的白日夢想。
▲有人在模擬人生中復刻了破產姐妹劇中場景
在這些人眼里游戲是宣泄壓力的出口,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游戲是學習的工具。
我們可以在《帝國時代》里頭的成為統帥,帶領兵民開拓疆土,感受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跌宕起伏,一次次重開戰局,相當于一遍遍翻開歷史課本。
玩家沉浸在游戲中,或許還能學到課本里沒有講述的歷史故事。
《日本戰國風云錄》的作者洪維揚,便是受益者之一,他在學生時期玩到了光榮的戰略模擬游戲《信長之野望》,燃起了對日本歷史的濃厚興趣,此后他每天蹲在書店里,去查看一個個戰國武將的日文讀音和故事。
▲信長之野望 14 游戲畫面
這段游戲啟蒙經歷,成了洪維揚長大后開展日本歷史相關研究的墊腳石,還被寫進了《日本戰國風云錄》的推薦序里。不論這事跡是否經過藝術加工,我們不能否認模擬類游戲的價值,因為有不少行業正在用此類游戲作為訓練工具。
F1 賽車手出了賽場,除了會在家里用器械鍛煉自己的體能,還會使用專業的賽車模擬器提升著自己對賽道的熟悉程度,直到把每一個入彎點、出彎點都背熟。
▲F1 順道進軍電競領域
車隊利用這種訓練方式,得以大幅降低車手的訓練成本,也減少了在訓練過程中出車禍的頻率,不失為開源節流的好方法。
一般人在模擬游戲里尋找勞動以外的樂趣,而車手們、機長們卻在擬真世界中上著班。大家玩的都是同一個游戲,但收獲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然而能夠被當作專業用途的游戲作品終究只是少數,而那些被命名為某某模擬器的游戲,只負責構建出片面的真實,讓我們在 0 和 1 組成的世界里,切換至別人的頻道里短暫地生活。
我們打開炒股模擬器,試圖在不斷地試錯過程中找出市場波動的規律;我們打開網吧模擬器,體驗當小老板的感受;我們打開家長模擬器,與爸媽換位思考,嘗試著理解他們。
▲開羅《游戲發展國》畫面
玩家只需要花一份午餐的錢,就能在游戲里無限犯錯。因此即便這類游戲往往沒有光怪陸離的劇情,也能吸引大批擁躉。
雖說游戲誕生的部分意義,就是讓人短暫逃離現實世界,但模擬類游戲并不完全是假的。甚至像《模擬城市》這樣的經營類游戲,相當于在游戲世界里再造了一個地球。
游戲里的城市運轉起來,同樣遵循著混沌理論,考驗著玩家的宏觀調控能力,雖然此時玩家處于權力高處,卻不用背負現實世界里位高權重時的壓力,再不濟也就是重開一把。
另外模擬類游戲經歷了數十年進化,游戲制作人們依舊有著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不時便會涌現出制作極其精良的游戲,譬如《歐洲卡車模擬器》《微軟模擬飛行》等,它們畫面精致、可玩性高,給了我們一個減壓的地方。
尤其是《微軟模擬飛行》,它一方面可以很硬核,硬核到不少飛機駕校拿它當成訓練套件,給學員去練習;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非常休閑,有這么一群玩家,把它當成旅行模擬器去玩的。
近十年來游戲畫質有著質的飛躍,畫面愈加真實,而在微軟模擬飛行中,玩家可以駕駛著各式各樣的飛機在世界各地上空翱翔,既滿足了人們對飛機這種龐然巨獸的掌控欲望,又實現了足不出戶游遍世界的愿望。
微軟對這款模擬游戲非常上心,在最新作中,開發團隊用上了微軟自研發的衛星地圖和 3D 城市建模。
他們收集到的地理數據容量達到了 2PB ≈ 2048TB,以此構建出一個無盡真實的地球,我甚至可以在游戲里駕駛著空客 A380 飛到我家上空看一眼。
這款游戲從去年 8 月上架 Steam,點開評論,可以看到不少游戲時長破百小時的玩家,若不是真的熱愛,誰愿意在這里頭虛度一百多個小時呢?
如果我們將模擬類游戲,與今年大熱的元宇宙概念聯系起來看的話,會發現前者可以稱得上是后者的雛形,大可把元宇宙看作是一個模擬游戲的集合,宇宙邊界不斷延展,最終徹底模擬出「第二人生」。
《羅布樂思》率先引爆了元宇宙概念,玩家在這其中可以玩到各式各樣的游戲,在不同游戲中隨意切換角色,社區化運營的策略使得玩家也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創作。
譬如上個月網飛出了一部《魷魚游戲》,一時間風靡全球,很快就有人把這部劇集中出現的冒險關卡搬到了《羅布樂思》社區里。那些看完劇集也想在游戲里賭一把運氣,檢驗自己是否也有成主角體質的的觀眾,就能到游戲里模擬一把。
然而在未來這個極巨型多人模擬游戲世界中,恐怕我們再沒辦法無限試錯了,里面發生的一切,都會與現實世界掛鉤。Meta 和微軟紛紛將開會場景搬到了 VR 世界里,或許過不了多久,我們每個人都會戴著 VR 眼鏡去辦公。
到那時,模擬人生是否會將我們的現實人生替代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ID:appsolution),作者:王志劭,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