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陳顯順從產業結構、行情驅動力和指標跟蹤三個角度詳解了如何投資光伏行業。
總的來說,光伏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采集加工、中游電池片組件制造和下游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其中,上游硅料和光伏玻璃是盈利最優的環節,但最受公募關注的是一體化龍頭——隆基股份、陽光電源和通威股份。
2019年之后,光伏行業的景氣度驅動力已經從政策改為市場驅動,主要驅動是裝機需求。
投資中具體需要跟蹤的指標主要包括(1)量:光伏整體、戶用光伏月度裝機規模以及太陽能電池月度出口金額;(2)價:上下游材料價格。
以下為華爾街見聞梳理的要點:
光伏的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原材料采集加工、中游電池片組件制造、下游光伏電站建設運營。
1、上游:硅料、晶體硅以及硅片的加工制造。
在硅料環節,三氯氫硅西門子法是主流生產工藝,占比 97.2%。CR5為85%,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通威股份、保利協鑫以及新特能源。
在硅片環節,單晶硅片的光電轉換效率更高,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占比約90.2%。雙寡頭分別為隆基股份和中環能源,合計市占率50%。
2、中游:電池片和組件的加工制造,電池片是組件的主要構成部分,其他輔件包括光伏玻璃、背膜、EVA 膠膜、焊帶等。
在電池片環節,光伏電池片主要分為P型和N型,以PERC電池為代表的P型電池發展較為成熟,是當前市場主流,占比約為86%。但其量產效率已經接近效率極限,因此未來N型電池將會是電池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其中,隆基股份的N型TOPCon電池、硅基異質結電池相繼取得重大突破。
在組件環節,加工生產技術相對簡單,一體化降本優勢更加重要,目前CR5為68%,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提升。行業前三分別是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
3、下游:光伏電站的建設與運營,輔件包括支架、逆變器、匯流箱、蓄電池等。
在逆變器環節,逆變器的主要功能是將可變直流電壓轉換為市電頻率交流電,是光伏發電并網的必備組件。集中式、組串式為市場主流,合計占比95%。CR5為59%,行業前二也是全球前二,分別是華為和陽光電源。
來源:國泰君安研報、華爾街見聞整理
2021Q3 盈利能力ROE水平較高的行業集中在上游硅料(22.27%)、光伏玻璃(28.43%)行業。
不過公募基金的興趣主要集中在一體化龍頭身上,比如“硅片+電池片+組件”一體化龍頭隆基股份,“逆變器+儲能”龍頭陽光電源以及“硅料+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
光伏是強周期性行業,行業周期來源于需求側波動。
2019年以前,裝機需求主要受政策主導,呈現脈沖式周期;
2019年之后,裝機需求由政策驅動轉變為市場驅動。穩定性有所提升,行業整體估值中樞整體上移。
裝機量高度反彈的階段,通常也是光伏超額收益出現的時刻。
其中,上游(硅料、硅片)主要遵循周期品邏輯,投資成本高,行情驅動力主要看供需缺口。
下游(電池片、組件)則類似消費品邏輯,進入壁壘和建設周期比上游低,技術更新和需求景氣都會驅動該環節點產生超額收益。
要保持對光伏行業的敏銳度,并抓住行業拐點,可以從量、價兩個維度對行業進行觀測。
量方面:主要關注月度數據,包括裝機規模及電池出口額;
價方面:主要關注周度數據,包括各種類型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的價格。
本文主要內容來自國泰君安分析師陳顯順的研究報告《策論光伏:框架及驅動力分析——產業鏈比較基石系列之三》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作者: 陳晨,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