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即中央銀行票據,其實質是一種債券,央票的發行期限有長有短,以11月7日在香港發行的央票為例,共發行了兩期,分別為3個月期和1年期。那么央行為什么發行央票,央票利率又是多少呢?
一、央行為什么發行央票
1、收回人民幣流動性
一般債券發行的目的是籌集資金,增加可用資金。不過央票作為中央銀行債券,還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類貨幣政策工具。
以此次在香港發行央票為例,認購主體包括商業銀行、國際金融組織以及各類離岸市場投資者等等。商業銀行認購央行票據需要支付人民幣,那么銀行本身可用于貸款的資金就會減少。人民幣流動性也隨之減少。對于那些妄圖做空人民幣的炒家而言,發行央行票據后做空人民幣的難度和成本也會更高。
由此可見,央行發現央票屬于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也稱之為正回購。與正回購對應的是逆回購,即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逆回購操作的作用與正回購相反,目的是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
2、短期貨幣市場工具
此外,我國國債的發行期限大都在3年以上,缺少短期的貨幣市場工具。央行票據發行期限較短,有利于完善市場利率結構,減輕機構的短期資金壓力。
二、央票利率是多少
央票利率即央行票據的票面利率,采用利率招標或價格招標的方式的產生,例如此次在香港發行的央票中標利率均為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