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伊始,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雪松控股)200億元理財產品爆雷消息引發市場關注。據多家媒體報道,雪松控股被投資者質疑信托產品逾期兌付。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隨著雪松控股被曝陷入理財兌付危機,其旗下上市公司齊翔騰達(002408)、雪松發展(002485)雙雙收到交易所關注函。
《致歉信》引發關注
1月30日,一封蓋有雪松控股印章并有雪松控股董事長、創始人張勁簽字的《致歉信》引發市場關注。致歉信顯示,受資產特性、交易價格、交易流程等各種因素影響,資產處置及回款計劃未能按照預期方案落實;并且因臨近春節,公司外部協調資金的努力,也未能取得實質性效果,致使原定應于1月底完成的兌付無法完成。
《致歉信》中提到,春節期間將繼續推進落實資產處置工作,春節過后將進一步與投資人對話商議方案、取得共識,確保2月底之前完成兌付承諾的履行。
逾期信托產品規模方面,據媒體報道,雪松高管和投資者溝通時承認,雪松方面對外發行的理財產品存量規模大約在200億元左右,涉及投資人約8000人。
這也是雪松信托2019年完成實控人變更后,再次因逾期兌付爭議引發市場關注。彼時,雪松控股收購中江國際信托,并于2019年6月正式更名為雪松信托。在更名公告中,雪松信托表示,“正在控股股東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力支持下,有序地推進歷史遺留問題專項解決行動。對于已逾期項目,將在監管部門的指引下負責到底,積極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一案一策’措施,妥善、有序地化解風險。”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在雪松信托官網“熱銷產品”欄目中,仍有多款信托產品可預約,包括長旺、長泰、長惠等系列,業績比較基準在4.1%-8.1%。
旗下公司稱“無影響”
隨著雪松控股被曝陷入理財兌付危機,2月11日,其旗下上市公司齊翔騰達、雪松發展雙雙收到交易所關注函。
關注函指出,近期,媒體報道顯示,雪松發展間接控股股東雪松控股旗下雪松信托的多款信托產品未能如期在原定的2022年1月底完成兌付,涉及金額近200億元。
雪松信托信托產品逾期未兌付事項,對雪松發展生產經營的影響如何?雪松發展控股股東是否存在股票質押平倉風險?雪松發展控制權是否存在不穩定的風險?就上述問題,深交所在下發的關注函中,對雪松發展進行了一一詢問。
同時,深交所要求齊翔騰達說明實際控制人雪松控股創始人張勁及其旗下公司為公司提供擔保的情況,并說明此次信托產品兌付逾期是否影響擔保人履行擔保義務的能力,公司債務續期是否因此受到不利影響。
2月14日晚間,兩家公司回復了交易所的問詢。在回復函中,齊翔騰達透露,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公司實際控制人正就逾期產品的兌付采取積極解決措施,并就兌付時間安排做出了承諾。齊翔騰達表示,目前該事件未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新項目建設造成影響,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雪松發展則未提及逾期理財產品的詳細情況,僅表示公司與雪松信托雖為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下的法人,但公司與雪松信托均為獨立法人,在業務、人員、資產、機構、財務等方面完全分開。因此,雪松信托經營狀況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違約事件仍時有發生
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近年來,信托產品違約和延期兌付事件引起投資者關注,并引發了對信托產品是否依然安全的爭議。
截至目前,信托產品違約事件仍時有發生。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1月共發生信托產品違約事件13起,涉及金額72.06億元。其中,房地產信托產品的違約涉及金額達到55.79億元,占比超過七成,工商企業和房地產仍是信托項目違約的高發領域。
百瑞信托研發中心報告顯示,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截至12月21日,2021年共計披露違約風險項目272款,涉及金額1398.19億元。“部分信托公司前期房地產信托業務過快過猛的增長,導致2021年房地產類信托的違約集中爆發。在經濟增長下行和監管收緊的驅動之下,存量資產的風險加速暴露,但風險項目的處置仍是一大難點。”
“房地產類項目依舊是風險事件的主要來源,目前房地產市場的信用危機仍在持續發酵。房市銷售不暢、房企資金鏈緊繃,加上融資渠道被收緊,未來部分存量房地產信托項目或仍需要面臨違約風險。”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指出。
“從近幾年集合資金信托發行指數以及信托業務實際來看,信托業務的拓展與集合資金信托產品的發行不能是盲目的,部分信托公司在過去大量發行產品,分指數進入到行業中上游,但由于管理水平、風控實力、資本質量未能同步跟上,導致幾年后風險事件爆發,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普益標準《中國信托公司綜合競爭力指數研究報告(2021)》指出,集合資金信托發行的潛在核心基礎是風險管理,只有在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風控要求的前提下,信托產品的發行才會更有保證,信托產品投資者的權益才能得到保障。盲目追求信托業務的擴展速度、高強度發行信托產品可能會在經營層面積累較大的風險。
從信托公司來看,在監管政策收緊及行業風險加劇暴露的形勢下,普遍選擇了增強資本實力。2021年以來,五礦信托、陜國投、陸家嘴信托、建信信托、江蘇信托、國元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資。
此外,信托賠償準備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信托賠償準備為329.66億元,同比增長11.28%,與上季度持平;信托賠償準備占比為4.71%,同比小幅增長0.2個百分點。
“在部分信托公司集中暴露消化前期信托項目風險積累的背景下,信托賠償準備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信托公司的風險應對能力。”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指出。(本報記者 吉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