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花,被認為是古代插花起源;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在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代。
近日,靈隱飛來峰下山石雋秀,不遠處“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千年石刻文化展正在布展中。
在千年石刻文化的場景下,西湖西溪名勝區插花大師工作室負責人戴志祥示范了宋式花藝。美人茶、梅花在他手下有了新的姿態,周圍仿佛有禪意。
在宋代,茶文化發展到高峰。茶席之上,插花也成為最佳點綴。
戴志祥說,插花之前要進行構思,選材、選器都要事先想好。一盆、二景、三幾架,彼此相協調,整個作品才會完美。
說話間,他拿出事先準備的花器、花材,以美人茶為主角,快速而精妙地布置了一個茶席插花。
戴志祥的第二個作品同樣以茶樹枝、茶花為主角,并以典型的宋代器物梅瓶為器皿。
制作時,戴志祥花了很多精力進行修枝。他說,“修枝里面蘊含了很多功夫,在修剪的時候我們要把復雜的枝條去掉,把優美的姿態體現出來。一根花枝你修剪到位了,會體現最美的姿態。”
插花成功與否不僅在于形,而更在于意。戴志祥介紹說,美人茶是單瓣的,簡潔而優美,在冬天粉粉的,看似柔軟實則堅強。“冬天的時候,大多數花在冰雪前都焉了,美人茶姿態柔軟,雪壓在上面還在開,這種堅貞不屈、傲霜斗雪的植物的品性尤其珍貴。”
賞花時分揣摩花語也別有趣味。梅花、牡丹、蘭草,是戴志祥下個作品的主材。他解釋這個作品的寓意,每種花都有花語,牡丹國色天香,蘭花清新優雅,梅花欺霜傲雪。
梅枝疏影橫斜,牡丹雍容華貴。“在宋代,插花是一種禮儀,花材間的搭配就很講究。配梅花要相當有氣質的花,這次的牡丹就跟梅花的氣質很匹配。兩者都是氣質獨特的古典花卉,相輔相成、互襯風雅。”
基于對宋韻文化的理解,戴志祥借助花藝的表現手法,用造型簡潔而氣韻生動的花枝傳遞了佳節的喜慶氛圍。
他反復說,宋文化以簡潔為美,而他的作品很自然地體現了他的理念。“疏影橫斜三兩枝,化繁為簡,輕描淡寫,清清雅雅,蓽室生輝。過年的時候,不鬧卻能感到節日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