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味精企業接連提價,甚至有的企業出現單個季度提價15次的“怪現象”。在這種背景下,仍有企業直呼壓力大。味精價格因何而漲?連續提價后,味精價格還會漲嗎?
供應端多個味精企業數次提價,零售端目前還未有明顯變化
味精價格漲個不停
2020年四季度,多家味精企業連續提價。根據卓創資訊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2日,四季度味精企業調價次數最高的頻次達到15次,其中梅花生物調價15次,阜豐集團調價12次,伊品生物調價八次。截至2021年1月18日,40目大包裝味精的主流成交價格在8150元/噸-8250元/噸,較2020年四季度上漲1.5%,同比上漲10.8%。
企業調價的動作還在繼續。卓創資訊分析師陳瑩瑩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繼2020年四季度味精價格連漲后,今年1月以來,味精企業繼續遵循高頻、低幅、緊跟、慢壓的原則進行了四次左右的調價。
味精企業一邊調價,一邊直呼壓力大。寧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伊品)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調價主要是因為玉米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在成本中比重較高,目前又不好判斷玉米價格的走勢,所以后續價格的調整節奏如何,還要看玉米的價格走向。梅花生物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后續價格還會有調整。梅花生物還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味精產品的價格較2020年的低點已上漲約30%左右,目前仍呈持續上漲的趨勢。
目前,來自供應端的提價尚未反應到零售端,商超中的食用味精也未見漲價。一位山東的味精批發商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成本上漲明顯,上游企業能明顯感受到變化。但產品是以噸為單位提價,當前零售端不會有太大變化。梅花生物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味精作為基礎調味料,市場需求呈增長趨勢,產品提價后也不會出現積壓。
后續還漲嗎?
玉米價格上漲,可能是味精企業提價的主要原因。陳瑩瑩表示:“玉米是味精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玉米價格的上漲,是現階段味精企業主要的壓力來源,也是主要的漲價動力源。近期華北地區貿易商看漲情緒強,捂糧惜售現象較嚴重。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提前補庫、備貨玉米,推動了玉米價格的上漲。”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從2021年1月1日起,深加工企業采購玉米的價格就在持續上漲,上調幅度達到近160元/噸-390元/噸,目前高端價格已經突破3000元/噸,已經創下2014年8月至今的新高。其中阜豐集團的玉米采購價格接近3000元/噸,較2020年1月同期上漲了1000元/噸;寧夏伊品的玉米采購價格在2600元/噸,較2020年1月約上漲了950元/噸。
味精價格短期或難下降。“從供給端看,受玉米價格影響,已經有味精企業限產。企業因考慮成本而提價,同時春節前備貨需求大,小幅推漲也能推動備貨進度。從需求端看,食品工業企業需求穩定,目前多地號召的‘就地過年’、消費券補貼、外賣升級等方式也將助推春節期間的餐飲業消費。總體看,春節前味精價格可能會相對堅挺。” 陳瑩瑩說。(記者 馬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