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4月3日,標普全球評級今日宣布,將中國恒大集團(恒大集團)的評級展望從穩(wěn)定調整為正面。同時,標普確認恒大集團長期主體信用評級“B”,其未到期優(yōu)先無抵押債券長期債項評級“B-”。
杠桿水平改善
標普表示,將恒大集團的評級展望調整為正面,原因在于認為該公司的杠桿水平在2017年得到大幅改善后,盡管仍處高位,但未來12個月有望保持穩(wěn)定。
關于杠桿水平改善原因,標普表示,主要得益于其強勁的收入增長且利潤率上升,恒大集團的杠桿水平即債務對息稅及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比率得到改善。
3月26日,中國恒大發(fā)布2017年業(yè)績報告,報告稱2017年全年營收3110.2億元,較2016年增長47.1%;凈利潤為370.5億元,較2016年增長110.3%。
標普預計未來兩年恒大集團收入增長的20%-40%將源于其合同銷售額的大幅增長。在專注于效能和增長質量的同時,2018-2019年恒大集團合同銷售額的增速將減緩,但增長穩(wěn)定。
此外,2017年,集團累計合約銷售金額5,009.6億元,同比增長34.2%;銷售面積5,029.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6%;合約銷售均價9,960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9.2%。
標普表示得益于在良好市場環(huán)境下有力的銷售執(zhí)行,以及在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均衡開展業(yè)務,2017年恒大集團的合同銷售額增長34%達5,0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標普預計恒大集團房產的平均售價將超出10,000元/平米,相較幾年前6,000-7,000元/平米的平均售價大幅上漲。2017年該公司的EBITDA利潤率從2016年的21.6%增長至超出31%。
短期債務持續(xù)增加
另外,恒大集團短期債務持續(xù)增加也值得關注。標普指出,過去6個月恒大集團的流動性已惡化,未來12個月其流動性來源僅能覆蓋其流動性支出的0.8倍。主要原因在于該公司短期債務的持續(xù)增長,目前短期債務的金額達3,560億元,約占報表債務總額的50%。因此,標普認為恒大集團債券的期限結構和資本結構并不均衡,且弱于可比房企。
記者根據恒大集團2017年業(yè)績數據披露,截止2017年12月31日,集團的借款為人民幣7,326.3億元,總負債額為15195.44億元。
其中償還期限在一年以內借款為3564億元,占比為48.6%;一至兩年借款為1848億元,占比為25.2%;兩至五年借款為1455億元,占比為19.9%;五年以上借款僅為459億元,占比也僅為6.3%。
標普稱,由于通過現金抵押進行海外借款(內保外貸;期限為一年)、其資本結構中較大的信托貸款敞口、加上更多的建筑貸款即將到期,恒大集團的短期債務增加。
盡管如此,由于管理層可能將現金盈余或現金流入用于償還短期債務,標普認為該公司的流動性仍將合理改善。如果恒大集團將再融資用于償還現有債務或過期的建筑貸款,其債務的期限結構也將相應改善。
標普表示,恒大集團擁有各種融資渠道,這將助力該公司優(yōu)化管理其流動性狀況和資本結構。短期債務減少、資本結構和流動性狀況將是未來12個月評級上調的主要考慮因素。
但是如果出現以下情形,標普稱可能將評級展望調整為穩(wěn)定:(1)恒大集團的流動性狀況并未改善。如果該公司持續(xù)進行并且依賴于短期融資以償還現有債務或用于其擴張計劃,表明其流動性狀況沒有得到改善;或(2)恒大集團的借款顯著增長且其融資成本較高,比如其EBITDA利息覆蓋倍數下降至1.5倍以下,或其債務對EBITDA比率顯著惡化至高于預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