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上市公司年報編制和審計工作的關鍵時期,為切實做好上海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審計工作,推動各機構進一步提高執業質量,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上海證監局近日通報了轄區2021年審計執業典型問題,并對2021年年報審計業務重點領域進行執業提示。
通報顯示,2021年,上海證監局對17家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21個轄區上市公司審計項目進行了專項檢查,發現有五大典型問題值得重視:導致非標意見事項的判斷不夠審慎,貨幣資金特別風險的關注和應對不足,收入異常情形的追查不到位,首次承接審計業務的資源投入明顯不夠,境外重要資產審計程序有效性不足。其中,會計師事務所對導致非標意見事項的判斷不夠審慎,是此次專項檢查中發現的新問題。
為全面促進轄區提升2021年年報質量,結合近年來關注到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上海證監局提示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以問題和風險為導向,勤勉審慎執業,并對收入、貨幣資金、重大非常規交易、資產減值等八大領域的審計風險作出提示。
收入審計方面,上海證監局提示,審計時應關注貿易類特別是融資性貿易收入、仍處在業績承諾期的子公司收入、存在退市壓力的公司收入真實性、合理性,應充分了解公司商業模式和業務實質,對資金流、貨物流、票據流進行更為嚴格的檢查,特別對于第四季度突擊確認收入的情形保持高度職業懷疑,嚴防“空轉”“走單”貿易虛增收入的風險;結合退市規定,對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者為負的公司恰當出具收入專項核查意見,按規定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
貨幣資金審計方面,上海證監局提示,審計時應關注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是否存在高比例股權質押、經營活動大額資金缺口、負面輿情、重大訴訟等異常情形,識別公司是否存在“存貸雙高”、大額境外資金、集團資金池等風險跡象。對已出現異常情形或風險跡象的企業,審慎評估相關業務商業合理性,恰當執行針對性審計程序,包括實地走訪上下游、獲取上下游銀行流水、穿透核查資金最終使用者等,有效識別資金管控內控缺陷,妥善應對大股東及關聯方資金占用的風險。
科創板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方面,上海證監局提示,審計時應對上市后公司業績大幅下滑、與盈利預測差異較大的情形保持職業懷疑,重點關注是否虛增收入及利潤;對上市后連續虧損或者虧損大幅增加的公司,審慎評估其持續經營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充分揭示風險。密切關注募集資金使用、募投項目變更情況,恰當出具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的鑒證報告。恰當關注研發投入、研發進展是否正常,研發費用是否真實,會計處理是否準確。
下一步,上海證監局將繼續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結合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要求,認真做好年報審閱中發現上市公司問題線索的跟進處理工作,扎實推進2021年年報審計監管工作,盡早發現并防范相關風險,充分維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記者 劉禮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