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iPhone用戶想要裝飾他們的自拍照片,或者只是想加入最新的視頻游戲中“嗨”一把時,他們得求助于蘋果的App Store(應用商店),在這個應用商店購買實現他們目的所必須的應用軟件。在成交的每筆應用程序交易中,蘋果要從交易款中抽取30%的提成。
就是這筆提成成為受到密切關注的一宗反壟斷案的關鍵問題,這宗反壟斷案將于當地時間本周一在美國最高法院過堂。屆時,將有9名法官聽取蘋果公司為逃避損害賠償而作出的辯論。這起訴訟案指控蘋果違反了聯邦反壟斷法,壟斷了iPhone應用程序市場,導致消費者支付了高于應當支付的價格。
法官們最終將對一個較為廣泛的問題作出裁決,這就是消費者能夠在類似的反壟斷案件中起訴要求損害賠償嗎?
蘋果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并援引最高法院數十年來的判例作為依據聲稱這家總部位于加州庫比蒂諾市的科技公司表示,支持iphone用戶提起訴訟將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市場產生威脅,美國電商市場每年產生數千億美元零售額。此前,美國一家地方法院還對一起蘋果的消費者群體訴訟案給予支持,蘋果對此不服并且已經提出上訴。
原告以及反壟斷監督組織表示,如果法院對購買消費品的人關閉大門,壟斷行為可能將會不受限制地擴大。
總部位于華盛頓的反壟斷倡導組織“開放市場協會”(Open Market Institute)法律總監桑迪普?瓦赫桑(San Vaheesan)表示,“許多科技平臺將開始提出這樣的論點,即消費者沒有資格對我們提起反壟斷訴訟。”
“Uber可能會說,我們只是向共享汽車司機提供的交通服務,”瓦赫桑在談到目前流行的打車服務公司Uber時表示,“如果存在反壟斷問題,司機可以提出索賠,但乘客沒有資格。”
iPhone用戶指責蘋果違反了美國聯邦反壟斷法,壟斷了付費應用的銷售,這種情況產生的結果是,與其他來源的應用相比,蘋果的價格過高。
開發者設定自己應用程序的價格,iPhone用戶購買時,蘋果將從每筆購買交易中抽取30%的傭金。該案的一個爭議領域是,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是否為了保持自己不受損害,而將每筆交易的這一傭金轉嫁給了消費者。根據蘋果的數據,2017年開發者的收入超過260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30%。
蘋果試圖讓法院駁回這一反壟斷指控,稱原告缺乏提起訴訟所需的法律資格。
蘋果公司將1977年最高法院的一項裁決作為自己訴求的例證,那次裁決將反競爭行為的損害賠償限制在那些被直接收取過高費用的受害者身上,而不是經過其他中間環節后而被傳遞到的支付了過高費用的間接受害者。最高法院當時表示,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裁決,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法官陷入對損害賠償進行復雜的計算。
蘋果表示,應用開發者在該公司的App Store平臺出售自己的應用程序,而它只是通過該應用商店向消費者銷售應用程序開發者的代理。
該公司表示,支持這一訴訟進行下去對電子商務行業將是危險的,這個行業越來越依賴于以代理為基礎的銷售模式。蘋果表示,票務網站StubHub、亞馬遜的電商集市平臺和eBay等公司,都采用的是這種以代理為基礎的銷售模式。
蘋果在一份法律簡報中對法官們表示,如果支持這一訴訟進行下去,針對這些公司的訴訟將成倍增加,“并導致法院陷入試圖避免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據美國政府預估,2017年美國電子商務零售額達到4520億美元。
蘋果公司得到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支持,而原告一方得到了加州、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和紐約等30個州的檢察長的支持。
支持蘋果的商業組織美國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在提交給法院的一文書中表示,“訴訟風險及費用的增加,將打擊創新,抑制商業,損害開發者、零售商和消費者的利益。”
原告和一些反壟斷組織則表達了相反的意見。他們說,應用程序開發人員不太可能提出起訴,因為他們不希望得罪為他們提供銷售平臺的服務商,因此應用程序開發者不會去挑戰反競爭行為。
美國反壟斷協會(American Antitrust Institute)的游說團體在一份簡報中表示,開發者“經不起的風險是,如果他們提起訴訟的話,蘋果公司會把他們從App Store踢走。”
原告律師馬克?里夫金(Mark Rifkin)表示,蘋果“試圖讓受害方按照聯邦反壟斷法的維權變得更加困難。”
這起針對蘋果的訴訟,時間可追溯到2011年,當時包括原告領銜人、芝加哥的羅伯特?佩珀(RobertPepper)在內的幾位iPhone購買者,在加州奧克蘭的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集體訴訟。一名法官最初駁回了那次的訴訟,裁定這些消費者不是直接買方,因為他們支付的較高費用是由開發者轉嫁給他們的。
但是在去年,設在舊金山的的美國第9巡回上訴法院,推翻了加州奧克蘭的聯邦法院作出的判決,認定蘋果是一家直接向消費者銷售iPhone應用的經銷商。(天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