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000億元增值稅減稅
制造業受益最明顯
■本報見習記者 孟 珂
3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并明確將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
昨日,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此次增值稅改革和其他減稅政策來看,主要有三方面內容:一是調低17%和11%兩檔增值稅稅率,其中17%增值稅稅率涉及到大部分制造業行業以及租賃有形資產行業,同時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這涉及到大多數的服務行業;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這將有利于工業制造業和批發零售等商業行業的小微企業的發展,小規模納稅人的規模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無疑會大幅降低這些企業的稅負;三是一次性退還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減稅是在發達經濟體減稅并與中方有貿易摩擦背景下出臺的,可謂正當其時。這體現了對于制造業、服務業以及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持,體現了發展實體經濟的決心。它將惠及眾多企業,減輕其稅負,提升其盈利能力,有助于緩解由于貿易摩擦和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下滑所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提振內需。
據了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對減稅降費做出了部署,其中,增值稅改革既是一個重要的減稅舉措,同時也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在今年的減稅舉措中,制造業也被視作重點對象。
業內人士表示,調降制造業增值稅稅率,是基于當前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